企业怎样规范发放防暑降温用品?这份指南请收好
高温季节来临,防暑降温用品发放正当时
随着三伏天到来,全国各地陆续进入”烧烤模式”。对于户外职业者来说,防暑降温用品的发放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福利保障。但你知道吗?防暑降温用品和高温津贴是两码事!企业应该怎样正确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员工又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夏天最实用的职场聪明。
防暑降温用品≠高温津贴,别傻傻分不清
很多员工容易混淆防暑降温用品和高温津贴,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高温津贴是必须纳入工资总额的现金补贴,而防暑降温用品则是企业为改善职业环境提供的实物福利。
以湖南省为例,7-9月期间,在35℃以上高温环境作业的员工,单位必须发放不低于300元/月的高温津贴。这笔钱必须现金发放,不能用防暑降温用品替代。而防暑降温用品则是企业在高温环境下为员工提供的额外关怀,常见的有清凉饮料、防晒冰袖、藿香正气水等。
企业发放防暑降温用品有哪些注意事项?
1. 选择实用有效的用品:夏季防暑降温用品要注重实用性,如便携式小风扇、防晒冰袖、清凉喷雾等都很受欢迎。避免华而不实的礼品,真正解决员工高温作业的实际需求。
2. 发放时刻要科学:建议在高温天气来临前就做好发放准备,不要等到员工已经出现中暑症状才行动。可以建立定期发放机制,如每周提供清凉饮料。
3. 覆盖所有高温作业人员:不仅限于户外职业者,对于车间、厨房等高温密闭空间的职业人员也应纳入发放范围。
4. 做好发放记录:建立完善的发放台账,既能保障员工权益,也能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证明。
员工怎样维护自己的防暑降温权益?
作为劳动者,如果遇到企业未按规定发放防暑降温用品或高温津贴的情况,可以通过下面内容途径维权:
– 向企业工会反映情况
– 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咨询
–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职业环境温度记录、考勤记录等
记住,防暑降温用品虽然价格不高,但体现了企业对员工健壮的重视。一个负责任的用人单位,一定会把员工的健壮安全放在首位。
防暑降温小贴士:让夏天职业更安全
除了企业发放的防暑降温用品,员工自己也要做好防护:
– 合理安排作息时刻,避开正午高温时段
–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穿戴透气、浅色职业服
– 学会识别中暑前兆,如头晕、恶心等症状
高温季节,防暑降温职业不容忽视。企业规范发放防暑降温用品,不仅是对员工的关怀,更是履行法律义务的体现。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让每个人都能平安度过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