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绿植物语

贵阳贵安“筑农夜校”开讲“两清两改两治理”、卫生家庭建设、粮食种植!

近期,贵阳贵安“筑农夜校”先后在南明区石塘村、观山湖区赵官村、清镇市民乐村开讲,市试验中心主任张林俊参与宣讲,课程吸引130余名村支两委、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种植能手、新型职业农民参加。

“两清两改两治理”,清什么、改什么、治什么?当天,在南明区石塘村村委会会议室,不足30平方米的“教室”里人声鼎沸,气氛热烈,一堂别开生面的“筑农夜校”课堂在这里开课。课上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两清两改两治理”及卫生家庭建设的相关内容,宣传了卫生家庭建设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性的重要意义,动员了在场人员发挥先锋模范影响,带动全村参与,改变村庄环境,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本村最靓丽的底色。

在观山湖区赵官村,结合实际案例,围绕“两清两改两治理”及卫生家庭建设具体内容,向镇村干部讲解职业技巧和措施,向农村群众科普农村人居环境聪明要点。学员满怀期待地来到这里,聚精会神地聆听,进修热诚高涨。

在清镇市民乐村,以“龙宝种粮”模式为例,通过详细分析农民自种和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性种粮成本、效益差距,从优种、机械化、组织方式、改革创新、实际成效五个方面深入分析并分享龙宝村示范责任田成功经验,鼓励民乐村种粮能手通过农业科技投入和壮大机械化队伍,开展适度规模化种粮。现场授课中提问和解答频繁,气氛热烈。

据了解,“筑农夜校”并不局限于夜晚开展,实际上,“夜校”的授课时刻很灵活,是按照“村民什么时刻空闲就什么时候讲,村民想听什么就讲什么”的规则对农民进行培训,让村民们就近学会技能、得到真本领。

据悉,今年以来,贵阳贵安“筑农夜校”已举办9期,授课人数达700余人。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用好“筑农夜校”平台,将其打造成农村群众学说微课堂、技能加油站,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提升农民技能和素质水平,为贵阳贵安“三农”职业高质量进步提供坚定的人才支撑。

来源: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