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实验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实验曲线为什么要取对数…
在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实验中,雷诺数的数值范围很大(0.001~10^6),如果使用原数值进行作图,一方面会影响单位长度的选取,另一方面会使得所作图的坐标轴长度过长,出现图像失真情况,不利于数据分析。
实验目的:尼古拉兹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管道流动中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与雷诺数、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实验曲线划分:实验所得曲线被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层流区、临界过渡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紊流粗糙区。这些区域反映了沿程阻力系数随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变化的不同阶段。
答案:D 由尼古拉兹实验,在圆管紊流过渡区的沿程阻力系数λ与雷诺数和管壁相对粗糙度均有关。雷诺实验和尼古拉兹实验是流体力学史上经典的实验。其重点拎出来说为阻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尼古拉兹实验是通过人工粗糙管流实验,旨在确定沿程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实验曲线被细分为五个区域,分别命名为层流区、临界过渡区、紊流光滑区、紊流过渡区以及紊流粗糙区。这些区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影响这一系数变化的主要影响。
光滑管的阻力系数研究显示,在湍流区域内,随着雷诺数的增加,阻力系数逐渐降低。进入阻力平方区,即完全湍流区域后,雷诺数对阻力系数的影响显著减弱,阻力系数趋于稳定。
答案:B紊流与层流一样,计算沿程损失的公式仍可用达西公式,但沿程阻力系数随流态的不同及所在流区的不同需要用不同公式计算。对层流区,沿程阻力系数对紊流光滑区,因此,随着Re的增大,沿程阻力系数λ将减小。
雷诺数是判断层流和紊流的判据是什么?
1、雷诺数是判断层流和紊流的判据是Gr数。在工程领域,一般认为雷诺数小于2000的流体为层流,雷诺数大于4000的流体为紊流。介于中间的流体认定为从层流到紊流的转换阶段。实际应用中,层流的雷诺数上限设定为2300。注意事项:雷诺数越小意味着粘性力影响越显著,越大意味着惯性影响越显著。
2、雷诺数是判断层流和湍流的依据如下:由于上临界雷诺数不稳定,变化范围大,为5000~40000,而下临界雷诺数却比较稳定,约为2320,因此认为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据。雷诺数小时,粘性效应在整个流场中起主要影响,流动为层流。
3、雷诺数是区分层流和紊流的关键参数,通常被表示为Gr数。在工程学中,当流体的雷诺数小于2000时,它表现为层流;而当雷诺数超过4000时,流体则呈现出紊流特征。在这两个情形之间的区域,流体被认为处于层流向紊流过渡的阶段。在实际情况下,层流情形的雷诺数通常设定为一个上限,大约为2300。
请高手回答:下临界雷诺数取2320和2000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谢谢…
1、下临界雷诺数Re:管道截面为圆—23管道截面为正方形—2070、管道截面为正三角形—1930。管道截面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1,下临界雷诺数Re—2000。
2、试验中的圆管要比生活中的光滑。 因此雷诺数要大一些。
3、由于下临界雷诺数受截面影响,不同的截面下临界雷诺数不同圆管最大为2320,其他的较小因此统一采用2000。扩展聪明雷诺实验 雷诺揭示了重要的流体流动机理,即根据流速的大致,流体有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力学中r水一般取几许?
对于圆管(满流),临界雷诺数re=vd/v =2000(也有的定为2300);对于明渠,或以水力半径r计算的圆管,临界雷诺数re=vr/v =500(也有的定为575)。临界雷诺数值与.以流态发生转变是的雷诺数为判断流态的标准,称为临界雷诺数。
在流体力学中,我们关注到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与管流流动稳定性密切相关:圆管满流的临界雷诺数(Re)和明渠或以水力半径R计算的圆管的临界雷诺数。
看什么样的液体了,像葡萄糖浆的粘滞系数h=6×1011泊,较大,水的粘滞系数h=01×10-3泊,较小。实际上所有流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粘滞性。而且对于大多数液体,h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安全评价中液体泄漏量计算,泄漏系数怎样根据雷诺系数选取?
1、你说的泄漏系数是指哪个系数呢?如果是Co,这个一般是泄漏口的形状系数,一般取值是0.61-0;雷诺数是与液体摩擦系数有关的一个参数,(雷诺数是管径、流速、流体密度和黏度组成的无因次数群)。泄漏口形状系数一般是光滑圆孔取值为0。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
2、单位时刻内泄漏量与压差关系:公式:Q=Ve×(ΔP/013×10^5)×(60/T)参考解释:这个公式用于计算标准情形下的单位时刻内的泄漏量,其中ΔP是压差,Ve是体积,T是温度,013×10^5是标准大气压。
3、GB/T4213-92的国标标准对泄漏规定了六个等级,其具体规定见下表.其中最低级别为Ⅰ级,不作具体要求;最高质量别是Ⅵ级,即为气泡级.当泄漏量大于0.5%KV值时,可免于测试。还有美国的标准也有6个等级。
4、在环评中,循环水的补水量需要考虑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和泄漏损失。蒸发损失是计算的重点,它可以通过估算和精确计算两种方式进行。估算技巧是根据循环水进出水的温差和循环水量,再乘以一个与气温相关的系数。精确计算技巧则是通过进、出冷却塔的含湿量之差与进入冷却塔的干空气量的乘积得出。
判断流体流动速度的准则是什么
1、其判别准则是雷诺数。临界情形判别准则雷诺数的定义是流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流体所在的管径和流体的密度的乘积再除以流体的动力粘度。一般地,将雷诺数大于2000时的流态称为紊(湍)流情形,小于等于2000时的流态称为层流情形。雷诺数是流体力学中表征粘性影响的相似准则数。为纪念O.雷诺而命名,记作Re。
2、雷诺数是作为判别流体流动情形的准则。Re=vd/γ=ρvd/μ Re:雷诺数 v:平均流速 d:管子的内径 γ:运动粘性系数 μ:动力粘度 ρ:流体密度 当Re2320时按层流计算 Re2320时按紊流计算。
3、雷诺数是作为判别流体流动情形的准则。Re=vd/γ;Re:雷诺数;v:平均流速;d:管子的内径;γ:运动粘性系数。什么是雷诺数 雷诺数(Reynolds number)一种可用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的无量纲数。Re=ρvd/μ,其中v、ρ、μ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d为一特征长度。
4、格拉晓夫准则一个无量纲的参数,用于描述流体流动的性质,特别是在对流和流体稳定性方面。其表达式中的各个参数代表的意义如下: g 是重力加速度。 β 是流体热膨胀系数。 L 是特征长度,通常取流道的当量直径。 ρ 是流体的密度,而Δρ则表示流体的密度差。 μ 是流体的动力粘度。
5、利用雷诺数可区分流体的流动是层流或湍流,也可用来确定物体在流体中流动所受到的阻力。雷诺数(Reynolds number)一种可用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的无量纲数。Re=ρvd/μ,其中v、ρ、μ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d为一特征长度。例如流体流过圆形管道,则d为管道的当量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