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都有哪些宫殿?都是干什么用的?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代的宫殿建筑,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太和殿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如登基即位、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顺带提一嘴,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2、交泰殿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明清宫殿建筑,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其中一个,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约为明代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3、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其中一个,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4、钦安殿:御花园中的中心建筑,供奉道教真武大帝。养心殿:清朝时期皇帝的寝宫和办公场所,是故宫中最具历史意义的宫殿其中一个。储秀宫:清朝时期慈禧太后的寝宫。外东路珍宝馆及其他著名宫殿:皇极殿: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后修建的宫殿,曾在此举办千叟宴。
清朝故宫各个宫殿用途是干什么的,它们地理上的位置又有何讲究的地方…
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 保和殿是宴客和殿试的地方(乾隆五十四年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 文华殿前有文华门,后有主敬殿,物品向有配殿。东侧还有跨院称传心殿。是“经筵”前祭祀孔子的地方;文渊阁是清宫藏书楼。
养心殿:养心殿是清代皇帝的寝宫和政务中心,皇帝在这里批阅奏章、召见群臣,并兼具进修和休息的功能。坤宁宫:坤宁宫在明清两朝有不同的用途,清朝时期主要用于皇后祭祀和皇帝大婚时的住所。东六宫:包括景仁宫、钟粹宫等,这些宫殿主要为妃嫔的住所。
内廷区域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核心,物品两侧分别有东六宫和西六宫,以及斋宫、毓庆宫等建筑。这个区域是皇帝及其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乾隆皇帝退位后修建的养老之地,而西部则包括慈宁宫、寿安宫等建筑。
坤宁宫位于北京紫禁城交泰殿北,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其中一个,位于交泰殿后面。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面阔九间,原来是正面中间开门,有物品暖阁。清代坤宁宫就成了专门的祭祀场所,也一个特别神圣的地方。当然,它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
在故宫中,宫殿用途丰富多样。东六宫,包括景仁宫、钟粹宫等,主要为妃嫔住所,西六宫的储秀宫、太极殿也曾有太后居住。太和殿是举行典礼的中心,中和殿供皇帝休息,保和殿则是宴客和举行殿试之地。
北京故宫的每个宫殿详细介绍
中和殿(明朝称华盖殿、中极殿)是故宫三大殿其中一个,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
十保和殿(明朝称谨身殿、建极殿)也是故宫三大殿其中一个,位于中和殿后,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十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
坤宁宫 坤宁宫位于北京紫禁城交泰殿北,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其中一个,位于交泰殿后面。慈宁宫 慈宁宫是古代中国宫殿建筑之精华。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寿康宫 寿康宫,位于北京故宫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侧。
故宫六座大殿的功能各是什么
1、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物品辅以文华、武英二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又名后三宫。左、右为东、西六宫,后为御花园,分别为皇帝、皇后、妃嫔们的寝宫和活动场所。
2、各个宫殿的影响: 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故宫中最大的宫殿,用于举行重大典礼,如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封皇后等。 中和殿:是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前做准备、休息的地方,也是皇帝接受朝贺的地方。 保和殿:用于举行殿试及宴会,是明清两代举行进士殿试的场所。
3、坤宁宫 坤宁宫,位于紫禁城交泰殿北,是内廷后三宫其中一个。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两次毁于火,后重建。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期,坤宁宫成为专门的祭祀场所,也是皇帝大婚的新房。清代只有康熙、同治、光绪三个皇帝在此住过洞房。